查看原文
其他

征文| 感悟图文合奏的美妙 从“阅读”到“悦读”

周正 绘本教学 2021-05-26


感悟图文合奏的美妙

从“阅读”到“悦读”


——绘本阅读《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》教学案例



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“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,扩大阅读面,增加阅读量,提倡少做题,多读书,好读书,读整本的书”。绘本阅读能促进低段学生形成自学能力、促进主动发展。绘本的语言留白,给了孩子很大的探索与想象空间;绘本流露出来的童趣,与孩子的心理发展如水乳交融一般融洽;绘本的美丽稚气,能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。选用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和绘本内容作为阅读的对象,定能使孩子从“阅读”转变成“悦读”。 


《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》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乔恩·克拉森自写自画的第一本图画书,获得2011年美国《纽约时报》年度“最佳儿童图画书”和2011年美国《出版人周刊》年度“最佳童书”奖,和绘本《这不是我的帽子》是姊妹篇,通过执教绘本《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》这一课,让我在绘本教学的研究道路上又有了新的收获。



一、声情并茂,创设情境,激发兴趣


上课伊始,首先让孩子们认识了故事的主人公——大熊。这只大熊的眼白眼仁白黑分明的状态,真是憨直、呆萌到家了。了解了作者后,翻开绘本,我即刻化身为大熊,用最原始、朴素的方法——讲,带领孩子们一同故事之中,开始了 “找帽子”旅程。


克拉森在《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》里,描述了这只大熊一路在找它的红色帽子,问了各位路人,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帽子。虽然内容都极其简单,整个画面简单到往往一页里只有两个动物,眼睛似乎画得也一模一样。但仔细看,却发现每个场景里,对话的两位,神情各不相同,或呆滞、或无助、或关心、或慌张。于是我也如书中画的那只大熊一样呆萌、憨厚,或像各种被追问的动物那般呆滞、无助、关心、慌张的读着故事,让孩子们感受到大熊的伤心、着急,在每一种小动物地回答中让孩子们感受到每位小动物个性的不同:比如,狐狸直接回答“没有,我没看到过你的帽子”;青蛙要强调其地域性——“我在这里”可没有看到过什么帽子;乌龟在表达没有看到之余,更强调地是此时此刻他的痛苦――要爬上岩石,以至于根本无暇顾及其他;蛇是一副精准严谨的状态,表明不仅看到而且看到的是“蓝色”的帽子;土拨鼠则是一副不明所以的状态“什么是帽子?”, 以此来感受大熊的耐心、有礼貌、乐于助人等等。


老师轻松愉快地读书方式带动孩子们进入情境,营造了一种亲松的阅读氛围,让他们去体会故事中人物心情与形象,带给孩子心灵的享受。



二、细致观察,放飞想象,多维表达


克拉森在这本帽子书里,有趣的地方在于:(1)大量的留白,给人无限遐想空间。比如大熊的帽子是怎么来的?他为什么会选一顶如此不搭的帽子?兔子是怎么拿到大熊的帽子的?大熊为什么会没有察觉?大熊采用了什么方式把帽子从兔子那里拿回来的?(2)使用白描的手法,作了一番纯粹的描述,没有进行任何的判断和评述,没有对或错,大熊戴着帽子坐在那儿,一切戛然而止。


矛盾冲突促思考


克拉森的儿童视角,在故事中显露无疑。就是这样一段看似没意思的故事,却令人回味无穷。这就是儿童的世界。物权意识刚刚萌芽,沟通方式正在建立,相处之道正在学习。他们,在错误与正确之间游走。


课堂上,孩子们第一次在故事中见到帽子是在兔子的头上,第一遍读兔子的话时,我特别装做轻描淡写地样子快速一读而过,图片也只是简单的让大家看了一眼,但是敏感的孩子立刻发现:“帽子就在兔子头上!”我反问了一句“是吗?”他们就犹豫了,接着又出现了反驳的声音:“也许那是兔子自己的帽子呢,大熊那么大,怎么会带一顶那样的帽子呢?”此时,我没有多做停留,目的就是给学生留下悬念,不断让学生去猜测、想象,把他们的好奇心撩拨起来。


颜色变化表情绪


一直到鹿的出现,这只鹿是一副热心肠的样子,不等熊来询问,就来帮忙,而且帮到了点子上,令熊有了线索。


故事中一直以浅灰的底色,深棕、黑色的主色调,优雅淡然,更映衬着帽子的红色,特别、扎眼、不合时宜。而熊忽然恍悟是谁拿了他的帽子时,背景全是红色,这又是这本书独一无二的地方。同样是红色,前面兔子那一页的红色是红色的字体,这一次的红色是红色的背景,我再次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们:“这页为什么是红色背景呢?”有的说:“是他突然想起来的,眼中看到了红色。”虽然这个小朋友说的不够太清晰,但我明白他的意思:因为他的帽子就是红色的,当他一想说出自己帽子的样子时,他突然想起来见过自己的帽子,于是脑中突然变成一片红色,这个红色其实代表他想起来的那一瞬间的心理活动。当然这个红色也代表他很生气,因为他问过小兔子,可小兔子却撒谎说没有见过,他感到很受伤,自己如此善良,竟然被一只小兔子欺骗,他非常的愤怒。


于是他飞奔回去,跑到兔子面前,指责兔子:“你!你偷了我的帽子。”尽管里面并没有说大熊此刻的心情,但我们通过他多说了一个“你”字,而且这个“你”字是单独出来的,并且后面还有一个大大的感叹号,就能代表此刻大熊无比愤怒的心情。


关键细节悟内涵


再次回到兔子和大熊的对话页,再读,孩子们开始争论起来:“就是这个兔子偷了帽子。”仔细地观察这一页,这一页确实很特殊,因为兔子真的戴着一顶帽子,但不能说这帽子就是大熊的。可是有一个细节告诉我们,这顶帽子就是大熊的,那就是对话时的文字,阅尽全文只有兔子说的话显示的文字是红色的,而且只有他的语气特别耐人寻味:“没有。你为什么要问我?我没看到过它,我根本就没看到过什么帽子。我不会去偷一顶帽子的。不要再问我问题了。”大家看完这句回答,是不是感到很好笑?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?没有人说你偷过帽子,自己却先为自己辩解起来,而且是如此地生气和不耐烦。通过这个语气,小朋友基本上可以断定这顶帽子就是兔子偷的。但为什么这段话是红色的呢?


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们,有的说:“因为这顶帽子是红色的。”这个回答我觉得很好,这正好联系上了这顶帽子;有的说:“是因为兔子很生气。”这个回答更好,因为他提到了情绪和心情,红色代表愤怒,通过这段话我们已经知道兔子表现的很生气和愤怒外加不耐烦,所以这段话标注成红色。但有一点他们没有说出来,那就是这个兔子心虚。他明明偷了这顶帽子,他却撒谎说没有见过,更没有偷。这个红色字体就是兔子心虚的表现,可以当做是对兔子这种行为的鄙视!


绘本的魅力就在于,文字、图片、字体大小和颜色、背景色的变化都能用来表达情绪,这时将画面展示给学生看,鲜明的对比,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比老师的质疑、追问的效果会来得更直接。



三、激发想象,自我卷入,滋养生命


1. 链接生活,大胆创编


绘本是一种空灵的精神演示,蕴含丰富的知识、情感、人生哲理,几乎涵盖孩子们生活、成长的方方面面。设置这样的环节,不但帮助我们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,也为学生们更好地阅读绘本奠定扎实的基础。叶圣陶先生说:“教材无非是个例子。”绘本阅读也不例外。教学中教师围绕学习目标,结合教学进程,引导学生进行创编,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,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。


故事中更有趣的就是大熊找到兔子后对峙这一页,我告诉小朋友这叫“特写”镜头,就是把事物放大了看,突出他们的表情和神态。大熊盯着兔子,兔子盯着大熊,这张画面孩子们看到之后都感到很好笑。一个文字也没有,这就是绘本中的留白,就是为了鼓励孩子细致观察,发挥想象,是培养孩子发散思维极好的机会。此时的大熊和兔子会说写什么,做些什么呢?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联系生活实际,展开讨论,发挥想象,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汇报。此时的孩子们一个个都神采飞扬,跃跃欲试,最后令我惊讶的是这简单的。我在路边捡到的,你怎么证明就是你的呢?大熊:你还狡辩(举起拳头向兔子打去……)

场景2:

大熊:小兔子,还我的帽子!(气势汹汹地跑向兔子)

兔子:熊大哥,熊大哥,别生气!我不知道这就是你的帽子,觉得好看又暖和,想借来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,行吗?

大熊:(挠挠脑袋)这……真的不是你偷来的?

兔子:真的不是,我太需要这顶帽子了,就借用一个冬天。

大熊:(低下了头想了想)那好吧,等到春天来了,一定要记得还给我哦!  

场景3:

大熊:小兔子,我的帽子呢?我要吃了你!

兔子:救命呀,救命呀!我就是喜欢你这顶红色的帽子嘛,你能送给我吗?求求你啦!

大熊:(收回了高举的双手)

兔子:(拖住大熊的手臂,摇晃着)谢谢你啦,我知道你是最善良的大熊了!

大熊:唉!好吧,真拿你没办法!


看过学生们的表演,我与在座的老师们同样都震惊了,孩子们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,享受着作品所引发的快乐。这些想象的内容让绘本阅读不仅仅局限在绘本本身,而且使得绘本阅读更加丰满、更加立体。这样的开放性训练,在无声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

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:“图画不单是文字说明,且拓展儿童的想象。”因此,在绘本教学中,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文字欣赏画面,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,启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,从而深化对绘本主题的感悟。


2.预留空白,引导想象


在故事的结尾还有一个疑问:书中的大熊最后戴上了自己的帽子,那他是不是吃了这只兔子呢?同学们之前的创编非常有新意,而文中并没有说结果,我觉得这正是绘本的伟大之处,正因为没有说,我们才可以进行讨论并拿出自己的证据来,这样读起来绘本才觉得绘本的有趣。当然,孩子大部分都认为这只大熊吃了这只兔子,原因是后面在和一只松鼠对话的时候,语气和句型跟兔子之前说的神相似:“没有。你为什么要问我?我没看到过他。我根本就没看到过什么兔子。我不会去吃一只兔子的。不要再问我问题了。”这段话显然是在撒谎,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不打自招。



绘本阅读提倡“不讲完”,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想象故事结局;也可以采用“漏讲一个片断”的方法锻炼学生“倾听”的能力;还可以在情节发展的关键地方适当停顿,预留一定的“空白”,巧妙激发学生猜想后面的情节。总之,方法多种多样,目的都是积极发挥想象的力量,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,所以在课堂的结尾不做总结,留下悬念,任由读者去发挥想象。如果你还要再继续挖掘的话,还有很多可以推断的地方,比如那个松鼠怎么知道兔子戴着一个帽子?是松鼠知道兔子偷了帽子想包庇他还是想让兔子还回来?之前兔子说谎,最后被大熊吃掉,那这次大熊说谎,会不会被松鼠设计陷害呢?……


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!绘本的伟大之处就是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解读,只要你言之有理,只要你能找到能佐证你推断的细节和证据。


有人这样评价绘本阅读:“绘本的阅读是高雅的阅读,精彩的图画,精妙的故事,精巧的设计,精美的印刷……绘本的阅读是高尚的阅读,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,悲悯胸怀,长情大爱……像春天的雨露无声地渗入孩子的心田;绘本的阅读是高贵的阅读,去除功利心,与大师对话,就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,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、跨越文化、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。”就让孩子的阅读生涯从这高雅、高尚、高贵的绘本阅读起步,让孩子在美轮美奂的绘本中感受阅读的快乐,乃至喜欢阅读。

作者简介

周正  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

 宁可错过双十一,也不要错过这些精彩阅读!

换个角度玩绘本——《这不是我的帽子》

薇薇姐姐讲故事|《贪玩老爸系列4》:“鱼在陆地上奔跑”

带你认识讲故事的天才:乔恩•克拉森!



 • end • 

主编 | 姚颖老师

本文编辑 | 张睿

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

(部分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,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)


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,关注绘本教学公众号!


以绘本为名,陪你一路成长

不失初心,不忘初衷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